一是强化示范带动,为企固本强基。以党建促合力,以党建促发展,使红色力量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。党建赋能,建强主导产业链。围绕绿色食品、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链,构建“横向联动,纵向延伸”的“1+3+X”产业“红链”,以产业发展“八联”工作方式为抓手,组建三条产业“红链”,吸引上下游企业加入红链。开展链上企业相互学习观摩、经验分享等活动10余场,定期举办“支书有约”活动,通过非公党组织书记座谈交流,推动产业链内企业常态化沟通,资源共享、技术联创,凝聚合力。党建引领,疏通发展难点。深入开展“党建益企直通车”行动,结合“为企优环境”常态工作,发动党建指导员、机关党员等力量,广泛搜集企业经营方面存在的困难,全程追踪办理进度,并做好政策解读宣传,实现惠企政策直通、访企问需直通、服务力量直通。今年开展宣讲会、座谈会6次,截至目前,收集企业有效诉求130个,办结率为100%。党建聚力,融合营商环境。今年开发区探索“红链聚才”项目,组织开展招聘会4场,通过招聘、返聘、就业再培训等多种方式,达成意向596人。开展“书记课题”项目,实施园区企业“星级评定”工作,制定开发区支持党建工作突出的非公企业发展政策,对党建做得好的企业,在经营发展、申报奖励、纾困解难等多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。
二是完善要素赋能,为企提优增效。注重在企业培育中突出“三个导向”,推动园区动力、活力、魅力持续迸发。突出产业升级导向,做优存量增动力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,引导推动园区内企业加快智能改造、技术创新、产品升级,推动果力智能、盛美诺、人良生物等11家企业获批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;川淮电子、欣然食品等5家企业获批省高新技术企业。突出企业需求导向,用心支持增活力。聚焦小微企业和科创型企业“用钱难”,深入推进“园区贷”“政银担”“科创贷”“人才贷”,加大信贷支持力度,帮助26家企业融资2.2亿元。聚焦部分企业用工难,积极对接人力资源公司,帮助50家企业引才引技161人。突出破解问题导向,强化服务添魅力。以“客户思维”改进为企服务,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,一体推进“查改治建”,累计走访企业80余次,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,逐条逐项对账销号问题40条,助力企业纾困解难。制作完成园区VR全景图小程序,实现“云端”看地,“线上”推介,有效降低企业时间和人力成本,提高投资效率。
三是创新数智赋能,为企谋智铸峰。以新促质,助推惠企助企全过程体系整体跃迁。搭建数字平台,让沟通更畅通。开发区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,不断创新服务举措,优化办事流程,打造“一企相未来”小程序,构建线上企业服务平台,面向园区企业运转全生命周期提供智慧化服务,坚持“无事不扰、有求必应”,为企业提供有厚度有温度的服务,让企业安心发展、舒心发展。搭建数字平台,让服务更精细。小程序具备线上立单、交办、落实、督办、反馈、办结、归档全流程且一键查询所有正在办理、办理完结的诉求,做到及时跟进、掌握督办事项进展,督促责任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办结,推动事项落细落地落实,对所有事项跟踪到底。搭建数字平台,让办事更高效。企业只需通过“掌上移动端”即可反映实际诉求,高效便捷的同时避免了多头反映、重复反映,进一步提升企业诉求办理效率,自今年2月份上线以来,共有143家企业入驻线上平台,收集企业诉求52个,涉及人才引进、融资需求、政策兑现等方面,现已办理完结31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