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许梦迪,是三堤口街道纺织社区居委委员,社区第一、第二网格网格员。初到纺织社区时,我对这里的印象还停留在表面认知:这里是老纺织厂的居民区,配套有学校、医院,周边环境热闹,想必社区工作也多是些日常琐事。然而,随着工作的深入,我逐渐剥去了这层浮于表面的印象,从最初看到的“热闹”,到被居民们亲切地视为“自家人”,慢慢的融入到这份热闹中…… 纺织社区的老年居民较多,他们对安全知识、法律政策的了解需求迫切。为了切实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,我结合社区实际,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宣传活动。日常工作中,我会在社区出入口、公告栏悬挂安全宣传横幅,张贴防火、防盗、防诈骗海报,还会在居民买菜、遛弯的高峰时段,现场发放宣传资料;考虑到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,我又建立了居民微信群,每天在群里推送通俗易懂的安全小贴士、政策解读,比如提醒大家警惕“养老诈骗” 的常见套路,讲解社区治理相关法规。通过这些多元宣传方式,居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明显提升,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关注社区政策,甚至会积极向我反馈宣传效果,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宣传工作的决心。 网格工作的另一项核心内容是细致排查各类安全隐患,确保社区平安。通过定期的、不间断的网格走访巡查,我努力做到对网格内的情况了然于胸,力争及时发现并上报潜在的安全问题。在我负责的网格里,比较“出名”的就是“长树问题”,同事们甚至笑称:“纺织社区楼顶长树是跟着许梦迪走的。” 这背后反映的是纺织社区的现实情况:很多居民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左右,是四层的老式楼房,最初的单元入口附近都设计了垃圾通道。在后期的改造中,这些垃圾通道被填实废弃。但由于年代久远,填实的通道内积存了沙土等杂物,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条件。楼顶或墙体缝隙中长出的树木,其根系可能破坏建筑结构,存在安全隐患。 我到社区第一年负责第四网格时,就发现了五处因废弃垃圾通道和楼顶长树带来的隐患点。经过多次现场勘查、记录,并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、沟通和协调,这几处隐患最终都得到了有效解决,消除了居民们的担忧。后来社区网格调整,我转任第一、第二网格的网格员。在日常走访中,我继续保持高度警惕,又陆续发现了几处类似的垃圾通道长树情况。其中,6栋的一处隐患尤为严重,而且是个“老难题”。 6栋的这处隐患可以说反反复复。在发现问题的头两年,我和社区同事多次对垃圾通道里生长出来的树木进行了锯断、浇酸处理,试图抑制其生长。然而,由于垃圾通道内存在沙土,养分充足,过一段时间,新的枝芽又会从通道的不同位置冒出来,逐渐长成小树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垃圾通道壁体因树木根系的长期侵蚀和反复生长,与楼栋主体结构逐渐产生了分离,形成了一条从二楼贯穿至四楼、宽约十厘米的裂缝,这不仅严重影响楼体美观,更对周围居民的日常出行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安全威胁。 面对这一顽固隐患,我没有松懈。一方面,持续与受影响的楼栋居民进行沟通,解释隐患的严重性,安抚大家的情绪;另一方面,更加频繁地向社区领导和街道相关部门汇报情况,说明问题的紧迫性和反复性,积极寻求彻底根治的方案。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方的协调,今年,终于推动了对该处隐患点的彻底整治:清理了通道内的树木,拆除了存在风险的废弃通道结构,从根本上消除了坍塌风险,确保了网格内的安全。 社区是居民的家园,社区的安定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繁荣与稳定。网格工作看似简单,实则繁杂琐碎,每一件事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。虽然网格管理员的岗位不大,但我们的工作,恰恰体现了政府关心群众、服务群众、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。 回顾这段工作经历,我深知自己还有不足:比如处理复杂问题时的经验还不够丰富,宣传工作的形式还可以更创新。但未来,我会继续带着对居民的热情、对工作的责任心,扎根网格、服务居民,把每一件小事做好,把每一份诉求落实,用实际行动守护纺织社区的平安与温暖。
我和我的社区㉚ ▏许梦迪:网格里的暖心守护
字体:大 中 小
发布时间:2025-10-25 09:33:21 稿源:相山先锋 阅读量:42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