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相山先锋网,今天是
党建工作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   首页   »    党建工作


我和我的社区⑮ ▏刘汉文:扎根社区 做居民的贴心“点灯人”

字体: 发布时间:2025-06-28 09:15:38 稿源:相山先锋 阅读量:12
传递基层温度,凝聚共建力量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生动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新成效,讲好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奋斗故事,相山区委组织部计划从3月份开始至12月,每周在“相山先锋”系列平台推出一期“我和我的社区”专栏,以“身边人讲述身边事”为主线,让社区工作者谈服务心得、讲治理智慧、晒共建成果,以“小社区”折射“大情怀”,以“小故事”传递“正能量”,激励基层干部群众见贤思齐、携手同行,共同谱写相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。
图片


扎根社区 做居民的贴心“点灯人”

图片
图片

我是刘汉文,惠民社区的一名普通网格员。自2015年踏上社区工作岗位,至今已有十个年头。社区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,而我,则努力在这个大家庭里扮演好一名勤恳、热心的“管家”角色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在走街串户、服务居民的平凡点滴中,积淀了许多温暖而难忘的记忆。




银发忧难尽心解:高龄津贴里的贴心跑腿

为年逾八十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,是国家对桑榆晚景的深情护佑。在社区办事窗口,我时常需要提高音量与老人沟通,然而常回应我的,是一声拖长的“啊?”与茫然的眼神。此时,一张留给家人的便利贴,或是一通打给子女的电话,便成了传递温暖的桥梁。每当看到老人们推着小车蹒跚离开的背影,我总忍不住追到门外,再三叮咛:“慢些走,别着急。”这份牵挂,也驱使我主动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。记得辖区赵阿姨,她老伴已离世两年,户口注销,银行卡也无法使用。她女儿工作繁忙,无暇带她处理银行事务,赵阿姨因为此事总睡不好。于是,我便主动开车载着她跑银行、派出所和卫生服务站。当赵阿姨终于拿到银行卡里的钱,紧紧握着我的手连声道谢时,奔波的疲惫顿时化作心头暖流,无声浸润。


孤影常叩送温情:独居老人的“家人”惦念

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,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始终是我心头最深的牵挂。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否方便,情感世界是否孤独,都让我时时惦念。为了让这些老人感受到“家”的温暖和社区的关怀,我坚持每周定期入户走访,时常一个电话问候冷暖。逢年过节,更是少不了带上慰问品和节日的祝福去看望他们,陪他们说说话,拉拉家常。社区93岁的独居赵奶奶,视力不好,总爱称我是她的“天气预报员”。每逢恶劣天气,我必登门反复叮嘱:“赵奶奶,走路千万慢点走,有事随时打我电话”。天气会变,但我们的守护一直都在。这些看似平凡的问候与陪伴,正是缝进他们日常生活的缕缕阳光。



疾困细问暖人心:特殊群体的“预判”关怀

在为居民办理残疾证的过程中,我总忍不住“刨根问底”:“大爷,您平时买菜怎么去啊?”“阿姨,需不需要康复器材辅助一下?”“家里行动方便吗?需不需要考虑安装个扶手?”“家里环境需不需要做些适老化改造?”说得多了,自己都觉得年纪轻轻就变得有些絮叨。但这份“絮叨”,恰恰源于心底那份沉甸甸的责任。而这份责任的价值,在一次次的回响中得到印证。就像上个月,我为低保户梁大哥申请辅助器具时,他那80岁高龄的老母亲紧紧攥着我的手,激动地说:“汉文,真是谢谢你了!有了这个定位器,不管我儿子走到哪,我都能找到他了,我这心啊,就踏实多了!”面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发自肺腑的感激,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。能为这些最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,保障他们的安全与尊严,这不正是我这份社区工作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吗?身为一名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,我将始终坚持以服务残疾人为重要依托,以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、办好每一件实事为出发点,切切实实为特殊群体谋福祉,做他们的暖心守护者。



 这些年在街巷里奔走的岁月,早已把我和居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,我把他们视为家人。我的工作,就是把党和国家政策里蕴含的温暖星光,一点一滴地、小心翼翼地揣进每一位需要它的居民手掌心。我愿做居民楼道里那盏小小的声控灯,总是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,及时地亮起一束温暖的光,默默守护,让每一个被照亮的归家身影,都安然走进属于他们的那份温暖与安宁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