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相山先锋网,今天是
党建工作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   首页   »    党建工作


我和我的社区⑲ ▏张文静:“95后”书记助理的基层实践与成长之路

字体: 发布时间:2025-07-26 09:20:02 稿源:相山先锋 阅读量:20
传递基层温度,凝聚共建力量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生动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新成效,讲好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奋斗故事,相山区委组织部计划从3月份开始至12月,每周在“相山先锋”系列平台推出一期“我和我的社区”专栏,以“身边人讲述身边事”为主线,让社区工作者谈服务心得、讲治理智慧、晒共建成果,以“小社区”折射“大情怀”,以“小故事”传递“正能量”,激励基层干部群众见贤思齐、携手同行,共同谱写相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。
图片


“95后”书记助理的基层实践与成长之路


图片
图片

2024年,我骑着车穿过八月柏油路蒸起的热浪来到锦华苑社区。报道那天,社区书记的话语言犹在耳:“发挥你的专业优势,在社区的工作中大展拳脚,为居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。”彼时,我刚脱离研究生生活,作为“淮北市党政储备干部”到社区基层一线参加历练。听到“专业优势”二字,我一时陷入了困惑与迷茫之中——书本里的理论知识,该怎么融进家长里短的社区日常?

秋尽冬来,社区的日常像一幅渐次铺展的画,慢慢在我眼前清晰起来。周例会如一面窗,让我窥见社区运转的齿轮如何咬合;每一次为居民办理事务,是服务理念的躬身实践;节日活动的策划与执行,锤炼着我的筋骨;走街串巷的宣传工作,则悄然将我与居民的心拉近。我逐渐领悟,“学思用贯通,知信行合一”并非虚言,无论是书本理论还是工作条例,唯有“往深里走、往实里走、往心里走,把自己摆进去,把职责摆进去,把工作摆进去”,才能让个人价值与社区发展真正同频共振。



知之穿上红马甲,把惠民政策翻译成烟火气

政策条文是严谨的,但落地时总要裹着烟火气。九月,我和社区的退伍大哥接到了一项任务:帮辖区内涉及排污的商铺完成线上注册。出发前,我把法人注册流程说明翻了好几遍,以为不过“按图索骥”的事,可真走进那些蒸腾着雾气的洗车店、飘着面皮香的小吃铺,才发现现实远比条文复杂。有的法人不在店铺、还有的身份证没有在身边、有的最初开店用的手机号已经注销、还有的店铺注册时间久远,按照流程的操作方法识别不出信用代码……我们始终耐心地为店主答疑解惑,同时和街道相关部门沟通协调。最终成功地帮助43户排水商铺完成了线上注册。当再次走进小区门口那家理发店的时候,老板挥了挥她的身份证,我们相视一笑——我知道,我的网格故事正式开场了。


信之:用脚步丈量网格,让信任在传递中升温

信任像根红线,一头系着政策的温度,一头牵着居民的期盼。蛇年春节前,社区要办新春活动,可预算卡得死死的。我盯着社区大厅的地砖发呆——每块砖80厘米长,不如就用它来算场地尺寸?午饭时我一手捏着包子,一手在纸上画草图,算气球链要多长、展台摆在哪里最省空间。活动当天,一个1.5米宽的气球链在大厅里“飘”着,没有奢华布置,却挡不住居民的热情:老人排队领书法对联,孩子举着漆扇跑来跑去,年轻人对着玩偶和“福”字拍照……同城视频平台上,满是居民分享的笑脸。我第一次发现信任不是文件上的红章,而是居民眼底的光。建立起“主人公”意识,把自己当成社区的居民,把工作做成居民满意的答卷。




行之:将社区装进云端,构建智慧治理的新图景

“事能知足心常惬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”我把这份“无求”,变成了为居民“有为”的动力。为了让群众办事少跑路、更便捷,社区推出“智慧南黎居民端”小程序,但注册步骤较多,居民记不住成了一大阻碍。为了让居民轻松上手,我精心设计了一张简洁明了的“流程图”,置于大厅工作台,引导大家轻松几步完成注册。

在与社区合伙人协作中,我们着眼降低青少年课外学习成本,用心策划推出内容丰富的“暑期公益课堂”。乘着“智慧南黎”的东风,“锦华苑社区第二季暑期公益课堂”成功搬上云端:古筝、美术、舞蹈等10节全程免费兴趣课一键报名,名额瞬间抢空,老师电话应接不暇。这不仅是对社区服务的高度认可,更彰显了智慧平台在提升服务效率与便捷性上的巨大潜力。

为了让小程序更“懂”居民,我积极与工程师沟通、协调,充分考虑居民在使用过程中的“高频场景”,实现通过点击“办事指南”接口,实现与“皖事通”办事指引的无缝对接,让居民能够轻松获取办事流程信息,极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跑腿。看着注册用户一天天变多,活动消息一发布就有居民响应,我真切感受到:数字化不是冷冰冰的代码,而是让服务跑得比需求快的“加速器”。



在社区的300多个日子,像一场漫长的修行。从对着政策条文犯怵,到能把流程讲成“大白话”;从算活动预算时的手忙脚乱,到能在居民笑脸里读出信任;从对着后台挠头,到让小程序连着千家万户。如今再想起,初到社区时领导的嘱托:“吃苦长本领,吃亏长境界。在基层积攒的经验足以受益终身!”才懂基层的历练从不是“镀金”,而是让书本里的“知”、心里的“信”,都变成脚下的“行”。也明白了所谓“专业优势”,从不是躺在学历上的标签,而是在一次次解决问题中长出来的能力。

秋去春来,我依然穿着红马甲走在网格里,只是脚步比来时更稳。未来的日子,大概还会遇到新的难题,但只要记得“把自己摆进去,把职责摆进去”,就不怕走不好脚下的路。毕竟,社区的故事还长,我的成长,也正和这烟火气里的日子一起,慢慢铺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