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相山先锋网,今天是
党建工作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   首页   »    党建工作


我和我的社区㉕ ▏秦宝翠:平凡岗位上的暖心守护者

字体: 发布时间:2025-09-06 09:26:25 稿源:相山先锋 阅读量:23
传递基层温度,凝聚共建力量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生动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新成效,讲好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奋斗故事,相山区委组织部计划从3月份开始至12月,每周在“相山先锋”系列平台推出一期“我和我的社区”专栏,以“身边人讲述身边事”为主线,让社区工作者谈服务心得、讲治理智慧、晒共建成果,以“小社区”折射“大情怀”,以“小故事”传递“正能量”,激励基层干部群众见贤思齐、携手同行,共同谱写相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。
图片


平凡岗位上的暖心守护者


图片
图片

我叫秦宝翠,是东山街道祥和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,也是第三网格的网格员。2021年10月加入社区工作,时间虽不算长,但这段经历却让我深切体会到“民生无小事”的真正含义。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言传身教下,我逐渐明白社区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,工作繁杂却意义重大,而我肩上所承担的,更是一份不容懈怠的责任。



做居民身边的“暖心人”

在我负责的网格里,老年居民占大多数。他们中很多人仍使用老年手机,每逢养老保险认证时期,总有老人颤巍巍地来到社区服务大厅,焦急地询问如何办理。每当此时,无论手头工作多忙,我都会立刻迎上前去,帮助他们完成认证。但我渐渐意识到,让年事已高的老人专程跑一趟,实在不易。于是,我向社区领导提出建议:能否为行动不便、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上门认证服务?这一建议很快得到支持,社区迅速建立起特殊人群服务台账,将高龄、独居、残疾等有需要的老人纳入其中。每年七、八月,我和其他网格员便按台账信息逐一上门,为他们办理认证,彻底省去老人的奔波之苦。截至目前,我们已累计为50余位居民提供上门认证。每一次看到老人因问题解决而露出安心的笑容,每一次听到他们朴实而真诚的“谢谢”,我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。这份工作不需要豪言壮语,真正需要的,是愿意弯下腰、俯下身、走进门的耐心与诚意。


做社区安全的“守护者”

今年7月的一天,我正在整理资料,网格微信群突然弹出一条消息:“西区18栋楼后面发现一条蛇,怎么办!”没有犹豫,我立刻回复:“请大家远离,不要自己处置!”话音未落,我便从办公室拿起长柄夹子和塑料袋冲向现场。到那一看,一条青花色长蛇正盘踞在墙角,说心里不发怵是假的,但我知道,这个时候我必须稳住。在居民的协助下,我最终成功将蛇控制并装入袋中。现场响起掌声的那一刻,我更加明白——群众的安全感,正是来自我们关键时刻的担当。

我还格外关注网格内的三家学生托管中心。近200个孩子每天在这里吃饭、学习、休息,他们的安全是我心头重中之重。每次走访,我一定会去托管中心仔细检查用电、用气是否规范,消防通道是否畅通,并与负责人反复沟通,强调安全无小事,必须万无一失。




做邻里和谐的“调解员”

今年5月的一天,一位居民气冲冲地来到社区反映情况:邻居打算在楼顶安装太阳能,还准备拆除其他居民安装在楼顶的太阳能,希望社区能够出面协调解决。听到这一情况后,我立刻向同事和周边居民详细了解这栋楼的具体状况。随后,我与社区专职调解员一同赶到现场。爬上楼顶,只见两位老人正争得面红耳赤,不可开交。仔细一看,楼顶上废弃不用的太阳能确实占据了大量空间,导致新设备无处安装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,我们迅速商议出了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。调解过程中,一句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朴实话语,深深触动了两位老人的内心,这场纠纷得以顺利化解。

我始终相信,调解不仅是解决问题,更是修复关系。只要我们站在公正的立场,用真诚的态度倾听、用合理的方式建议,就能真正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包容。



社区工作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,但它恰恰蕴藏于一次次走访、一句句问候、一件件小事中。它需要我们将心比心,以真诚换理解,以行动建信任。未来,我将继续扎根网格、服务居民,做一个靠得住、暖得心、沉得下的社区工作者,成为群众身边最踏实、最温暖的守护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