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相山先锋网,今天是
党建工作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   首页   »    党建工作


我和我的社区㉔ ▏张岩:i人变形记,街巷里的青春答卷

字体: 发布时间:2025-09-01 09:25:23 稿源:相山先锋 阅读量:21
传递基层温度,凝聚共建力量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生动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新成效,讲好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奋斗故事,相山区委组织部计划从3月份开始至12月,每周在“相山先锋”系列平台推出一期“我和我的社区”专栏,以“身边人讲述身边事”为主线,让社区工作者谈服务心得、讲治理智慧、晒共建成果,以“小社区”折射“大情怀”,以“小故事”传递“正能量”,激励基层干部群众见贤思齐、携手同行,共同谱写相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。
图片


i人变形记,街巷里的青春答卷


图片
图片

我是张岩,现任东街道机厂社区党总支副书记。从23岁初入社区至今,在这一亩三分地“摸爬滚打”整七年。曾经偏爱安静的“i人”,悄然爱上了社区烟火气里的热闹。初入社区记在笔记本扉页的那句鲁迅的“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”,陪着我走遍了社区的每条街巷、每栋楼道。最初的笔记本早已在清理时化作碎纸机里的纸屑,可扉页上的那句话,却在日复一日的走街串巷里,深深扎下了根。




摸准脉,在混沌里锚定方向感

刚进社区时,看着居民信息表上的名字密密麻麻,邻里纠纷像团乱麻——记得一次去调解两户人家的矛盾,起因是楼上晾晒时滴水打湿了楼下的被褥,两家人在楼道里吵得面红耳赤,邻居十几年一点点积攒的不满在夏季闷热的楼道里爆发,两方嗓门比三伏天的蝉鸣还响,我站在中间,在办公室里想好的调解词全堵在喉咙里,只剩下了一句反复的“消消气,低头不见抬头见”,像是串错片场的NPC。
后来慢慢学着社区前辈们,在拉家常中捕捉信息找准症结。我开始主动出击,读懂每句话背后的真实需求与难处,渐渐摸到门道:居民的急难愁盼,从不是写在纸上的“诉求”,而是藏在“水管漏了三天”的抱怨里,躲在“孩子一年回不来一次”的叹息中,缠在“雨季雨搭响得睡不着”的辗转里,浮在“垃圾桶满了招苍蝇”的皱眉里.......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的“鸡毛蒜皮”,恰恰是社区工作的“晴雨表”。摸清了这些“脉象”,再看社区地图,每栋楼的墙皮斑驳里有了故事,每户窗棂透出的灯光里有了牵挂,工作的方向,也就跟着清晰起来。


爬过坎,于泥泞中踏出前行路

2020年初,是我最难忘的“爬坎”时刻。疫情突如其来,封控管理、物资配送、信息摸排……桩桩件件压得人喘不过气,我时常在夜晚下班的路上对照空荡荡的马路emo,连每天的脚步都带着迷茫的沉重。直到2月初的那个清晨,我和同事们去修补被大雪压坏的封控小区雨布围挡。沾着泥水的雨布又沉又滑,一阵冷风卷过,雨布“哗啦”一声差点从我手里挣脱,雪沫子扑了满脸,路过买菜的大爷忙一把帮我扯住冰硬的布边,不好意思地朝我笑笑。那天之后,我开始留意那些曾被忽略的瞬间,冰天雪地里攥紧雨布的手,一大早拎到卡点冒着热气的开水,留下一包口罩和一句“注意防护”转身就走的背影——像一把把小铲子,帮我铲开心里的冻土,雪后冷风里,也渐渐有了春的味道。




滚掉浮,从颠簸里沉淀真本事

曾以为社区工作,守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便够。直到一位居民佝偻着身子问我:“像我这样的,能申请低保吗?得带啥材料?”我照着材料清单一板一眼地说完,抬眼正对上阿姨茫然的眼神——那一刻才惊觉,自己身上的“浮气”竟重得压人,“做好本职”从来不是隔着柜台念条文,而是得先俯下身子,看懂那双茫然眼睛里藏着的慌张与期盼,于是慢慢试着把“官话”换成街坊听得进的家常话,把“按规定办”换成让人心里踏实的“我帮您理理”,把下意识的“不清楚”换成带着温度的“我帮您问问”。

七年摔打下来,当年对着人群说话会脸红的姑娘,如今成了社区活动的场控、随时化解突发状况的熟手;曾经面对矛盾不知从何开口的生涩,也在调解现场把理儿揉碎了、说透了,讲到人心坎里的熟稔中磨没了。那些磕磕绊绊的跟头、硬碰硬的壁,终究把一身轻飘飘的浮躁碾成了脚下的泥,沉淀出的,是能稳稳接住家长里短、悄悄焐热居民心窝的真本事。




打透关,凭韧劲撕开困境缺口

2025年4月底,社区换了新的办公场所,我们终于有了更敞亮的服务平台。从场地规划到功能分区,从设备调试到理顺百通岗服务流程,每个环节都浸着我们社区大伙儿的心血。看着居民走进新址时眼里的笑意,忽然懂得:所谓“过关”,从来不是闯过某道具体的坎,而是在一次次“想办法”里,把韧劲磨成了劈开困境的刀。如今,站在新起点上,我和小伙伴们正琢磨着怎么把“机厂有YI 五色睦邻”的品牌擦得更亮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相信只要带着那份把事办妥、把心焐热的执着,再难的关,也能在一步一步的“想办法”里,蹚出条亮堂的路来。



忽然想起鲁迅先生笔下“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”的期许…那些早上班时热乎的招呼、加班时居民阿姨的念叨、办理完业务的爷爷、奶奶们以“别嫌我啰嗦”开始的畅谈年轻热血讲到养育儿女的琐碎,还有党群服务中心里热火朝天的活动场面……这些沾着烟火气的瞬间,一笔一画,都是我在街巷里写下的青春答卷,也大抵就是对鲁迅先生期许最踏实的回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