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相山先锋网,今天是
党建工作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   首页   »    党建工作


我和我的社区㉓ ▏杨文洁:以微光致初心,以网格守使命

字体: 发布时间:2025-08-23 09:24:35 稿源:相山先锋 阅读量:15
传递基层温度,凝聚共建力量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生动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新成效,讲好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奋斗故事,相山区委组织部计划从3月份开始至12月,每周在“相山先锋”系列平台推出一期“我和我的社区”专栏,以“身边人讲述身边事”为主线,让社区工作者谈服务心得、讲治理智慧、晒共建成果,以“小社区”折射“大情怀”,以“小故事”传递“正能量”,激励基层干部群众见贤思齐、携手同行,共同谱写相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。
图片


以微光致初心 以网格守使命


图片
图片

我是相南街道桓谭社区的杨文洁。自2021年踏上社区工作岗位,我便扎根于此,肩负起社区安全生产、妇联、统计等多项职责。我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与点滴温情。作为一名最贴近居民的社区工作者,我始终笃信:责任需要用脚步去丈量,矛盾需要用耐心去化解,平安需要用细心去守护。正是在这平凡岗位上,我与居民朋友们携手,共同编织着邻里守望相助的温暖纽带。



脚步丈量责任:走访不是任务,是心与心的联结

“巡查走访,脚步不停,心系居民”——这八个字,早已融入我的血脉,成为工作的灵魂。最初,我对“网格化管理”的理解稍显机械,走访时专注于信息的精准采集与记录。然而,一次雨天的经历,彻底重塑了我的认知。
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,我照例在网格内走访。敲开独居的张奶奶家门时,她面露难色,欲言又止。细问之下才知,老人腿脚不便,雨势渐大,家中已无存粮,正为出门买菜发愁。看着她眼中闪烁的犹豫和期盼,我毫不犹豫地转身走进雨幕,去附近的菜市场为她采购了新鲜的蔬菜和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。当我把东西递到她手中时,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,眼中泛起泪光。那温热的触感和湿润的眼神,像一道光击中了我。那一刻,我豁然开朗:走访,绝不仅仅是信息的采集与更新,它更是敲开居民心门、建立深厚信任的桥梁,是心与心之间最真诚的交流。
从此,我的走访记录本悄然变了模样。冰冷的数字旁,开始缀满了温暖的备注:“李爷爷的高血压药快吃完了需要提醒”;“王阿姨家的孙子下周要回来需要帮忙准备儿童读物”;“3号楼道的感应灯反应迟钝需要报修”……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,恰恰构成了社区生活最真实的肌理。我学会了在走访时多停留片刻,耐心倾听居民的家长里短;学会了敏锐捕捉那些欲言又止的表情背后可能隐藏的急难愁盼;也学会了在传统节日,为社区里的特殊家庭亲手写上一张张温馨的祝福卡片。每一次敲门,每一次问候,每一次记录,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关怀,“脚步不停,心系居民”深深烙印在我的每一次行动中。


温情调解:化干戈为玉帛,架设理解之桥

社区是社会最基层的单元,也是各种生活摩擦与矛盾最直接的反映地。如何春风化雨般化解这些矛盾,考验着我们社区工作者的智慧、耐心和共情能力。我深知,调解不是生硬的裁决,而是搭建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。

今年4月,中央花城小区因为装修噪音问题,楼上楼下的两户人家闹得不可开交,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。接到消息,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。面对剑拔弩张的气氛,我没有急于评判对错,而是先安抚双方情绪,请他们坐下来,喝杯清茶消消气。待情绪稍稍平复后,我引导他们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:楼下的护士需要安静的睡眠环境来保证高强度工作的精力;楼上的家长则是为了孩子能在高考前有个安心的备考环境,时间同样紧迫。理解是沟通的基础。经过我多次上门耐心沟通、协调,双方终于愿意坐下来共同商议。最终,我们制定了一份双方都能接受的、详尽的装修时间表,并帮助他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沟通群,方便随时交流。令人欣慰的是,当高考顺利结束后,楼上的家长特意带着水果登门向护士表达了歉意和感谢;而那位护士也主动分享了一些实用的隔音小技巧。一场可能持续恶化的邻里纠纷,最终在理解和善意中消融,转化为邻里间难得的温情。这样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“温情化解,润物无声”的真谛—调解的精髓在于用心去弥合裂痕,用智慧搭建理解的桥梁。



平安守护:织密防护网,筑牢生命线

安全,是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基石,是丝毫不能松懈的底线。作为负责安全生产的社区工作者,“隐患排查,平安有序”是我心中时刻紧绷的一根弦。守护社区平安,需要的是不厌其烦的细致巡查和未雨绸缪的扎实行动。

无论寒风凛冽的冬日,还是骄阳似火的酷暑,巡查的脚步从未停歇。深入网格、走访民情已成为我的工作常态。我仔细检查辖区内的餐饮商户,紧盯燃气安全、消防设施,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;垃圾分类点是否规范、环境卫生是否达标,同样是我关注的重点,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的和谐稳定。

针对我们桓谭社区老年人口较多的特点,我们特别发起了“平安敲门”行动。组织网格员、志愿者每天早晚两次,通过敲门或电话确认独居老人的安全状况,一声问候,一句关怀,让独居老人安心,也让他们的子女放心。为了提升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,我们积极联合消防部门,定期在社区内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和应急逃生演练,手把手教大家使用灭火器,熟悉逃生路线。同时,我们还在社区每栋居民楼内设置了醒目的应急物资柜,配备了基础的急救包、灭火毯、逃生绳等物品,为应对突发情况增添一份保障。这些措施,看似琐碎平常,日复一日,却如同细密的针脚,一针一线地编织起社区安全的坚实防护网,让“平安有序”真正成为居民生活的底色。


基层工作就像春雨,润物无声却滋养万物。从“你们社区”到“咱们社区”,从陌生疏离到主动问候,点滴改变汇聚成温暖的港湾。而我,很荣幸成为这港湾的守护者之一。